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得力小说 > 其他类型 > 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

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

清木灵溪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1950年代末,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,饥荒的阴影虽渐渐散去,但村里的日子依然困苦。李家村位于南方一片丘陵地带,村子不大,几十户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野和山脚之间。村子的四周是大片的麦田,麦子到了夏天,金黄一片,在风中摇曳,像起伏的金色海洋,美得让人不舍得眨眼。十岁的李根柱赤着脚踩在田埂上,脚下的泥土硬得像石头,凉意透过脚底直钻心里。他的肩上扛着一把小镰刀,虽然镰刀不大,但对他来说已经够沉的了。根柱皱着眉,跟在父亲李大山身后,努力让脚步稳一些。今天是个大日子,村里刚刚完成土地分配,每户人家都领到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。这块田,虽不大,却足以让一家人憧憬新的生活。根柱用力低头看着脚下的路,不敢放松。他心里既有点高兴,也有些说不清的担忧。...

主角:根柱李大山   更新:2024-12-29 18:0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根柱李大山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》,由网络作家“清木灵溪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1950年代末,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,饥荒的阴影虽渐渐散去,但村里的日子依然困苦。李家村位于南方一片丘陵地带,村子不大,几十户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野和山脚之间。村子的四周是大片的麦田,麦子到了夏天,金黄一片,在风中摇曳,像起伏的金色海洋,美得让人不舍得眨眼。十岁的李根柱赤着脚踩在田埂上,脚下的泥土硬得像石头,凉意透过脚底直钻心里。他的肩上扛着一把小镰刀,虽然镰刀不大,但对他来说已经够沉的了。根柱皱着眉,跟在父亲李大山身后,努力让脚步稳一些。今天是个大日子,村里刚刚完成土地分配,每户人家都领到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。这块田,虽不大,却足以让一家人憧憬新的生活。根柱用力低头看着脚下的路,不敢放松。他心里既有点高兴,也有些说不清的担忧。...

《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》精彩片段


1950年代末,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,饥荒的阴影虽渐渐散去,但村里的日子依然困苦。李家村位于南方一片丘陵地带,村子不大,几十户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野和山脚之间。村子的四周是大片的麦田,麦子到了夏天,金黄一片,在风中摇曳,像起伏的金色海洋,美得让人不舍得眨眼。

十岁的李根柱赤着脚踩在田埂上,脚下的泥土硬得像石头,凉意透过脚底直钻心里。他的肩上扛着一把小镰刀,虽然镰刀不大,但对他来说已经够沉的了。根柱皱着眉,跟在父亲李大山身后,努力让脚步稳一些。今天是个大日子,村里刚刚完成土地分配,每户人家都领到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。这块田,虽不大,却足以让一家人憧憬新的生活。

根柱用力低头看着脚下的路,不敢放松。他心里既有点高兴,也有些说不清的担忧。高兴的是,父亲说过,以后有了自己的地,就能多种点粮,日子会好起来,不用再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野菜和树皮;担忧的是,从此以后,他就要开始真正的劳作了,这份责任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,让他既兴奋又有些害怕。

站在田边的李大山,叼着旱烟,眼睛直直地看着远处。他的脸被风吹得黝黑,额头上的皱纹深深刻在脸上,像被镰刀刮过的老树皮。烟草的味道随着风弥散开来,混着田野特有的泥土气息,让人感到沉重和真实。他将烟袋在脚边的石头上磕了磕,转过头来看了看根柱,说:“小子,明天开始你就得跟着我下地了。咱家的地,得靠咱自个儿的力气养活,懂吗?”

根柱抬起头看着父亲,眼睛里满是认真。他咧开嘴笑了笑,露出几颗白牙:“爹,你放心,我肯定干得好!你教我,我一定学得快!”

李大山听了,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,只是深深吸了口烟,又缓缓吐了出来。他拍了拍根柱的肩膀,声音低沉而坚定:“有你这句话就好。咱家没啥本事,只能靠这两只手。只要地里有收成,咱就不怕日子难。”

说完,他蹲下身子,从地上捡起一块土疙瘩,用力掰开,土壤
无几的米。他知道母亲已经把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放进去了,可无论如何,也煮不出让人满意的饭来。根旺坐在地上,两只小手捂着干瘪的肚子,嘴里念叨着:“俺饿……俺想吃白馍馍……”这话让根柱听得心里发酸。

一天晚上,母亲从外面回来,手里攥着一把野草。她一边喘着气,一边把野草放在锅里煮,锅里很快冒出了股苦涩的气味。那是她从村外的山坡上硬是翻找出来的野菜,尽管知道不好吃,但她还是想让孩子们多少填一点肚子。汤煮好了,她用碗舀了些,递给根柱和根旺。

汤的味道苦涩得让人皱眉,根柱咬紧牙,一口一口地往下咽。他知道母亲已经尽力了,但年幼的根旺却受不了。他咂了咂嘴巴,皱起小脸,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:“俺不要喝这个!俺饿!俺想吃爹煮的粥!”他的哭声尖锐,带着无助和委屈,刺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。

母亲把碗放在一边,伸手把根旺搂在怀里,声音里带着哽咽:“旺儿乖,再忍忍,等秋天咱们的粮食收上来了,娘给你煮甜粥,炖白面馍给你吃。”她一边说,一边抹了抹眼角偷偷滑下的泪水。根柱看着母亲发红的眼睛,沉默地把碗里的汤喝得一滴不剩。

可到了秋天,所谓的“丰收”并没有如期而至。生产队的大田地杂草丛生,庄稼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埂之间,似乎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失去了信任。每次分粮的时候,村民们的脸上总是写满了不甘和失望。大家明明累得骨头都快散架,却换不回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。

有一天,父亲李大山从队里分回来的口粮只有半袋玉米面。他把那半袋粮食搬进屋里,用手拍了拍袋口上的灰,坐在灶台边抽起了旱烟。根柱坐在一旁,看着父亲瘦削的脸庞被烟雾笼罩着,似乎变得模糊了。他问父亲:“爹,这样下去,咱还能不能有好日子?”

父亲默默抽了几口烟,吐出一团烟雾后才开口:“小子,别问爹了。咱们种田的命,就得靠天吃饭。现在天不帮忙,日子难,可咱也不能怨天怨地。”说完,他长长地叹了口气,把旱
二十岁了。经过这些年的辛勤耕作,他个子高,身材壮实,已经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人。看着家里虽然不再饥荒,但始终过得不富裕,根柱开始盘算着,如何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。他听说城里开始大规模建设工厂,有很多人去了城里打工,工资比种田要高得多。他心动了,想着自己也许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家里的困境。

然而,父亲却不同意。“城里好是好,可那是别人的地方,咱还是守着自己的地,饿不着。”父亲的语气坚定,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
根柱心里有些失落,但他并没有放弃。他偷偷写信给城里的亲戚,请他们帮忙介绍工作。不久后,他收到了回信,说工厂正缺人手,需要一些劳力。根柱把这封信藏在枕头底下,心里不停地盘算着如何说服父亲。他知道,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或许会让父亲失望,但他也明白,改变家里命运的机会,可能就藏在那座远方的城市里。

根柱终于鼓起勇气对父亲说:“爹,俺想去城里试试。”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包裹,心跳加速,等待父亲的回应。

李大山默默地抽着烟,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弥漫,几乎遮住了他的脸。父亲沉默了半天,根柱心里的紧张越来越强烈。终于,李大山叹了口气,放下了手中的烟袋,抬起头看着根柱:“你想去,就去吧。但记住,城里的水深,你别让自己陷进去。”

听到父亲的话,根柱心头一震,眼中不由得涌上一股酸涩的感觉。他知道父亲并非完全同意自己的决定,只是看着他长大,终于明白了生活的艰难,也无奈地让他去试一试。

第二天清晨,根柱带着简单的行李,坐上了开往县城的拖拉机。车厢里的尘土被风吹得四散,他低头看着自己破旧的鞋子,心里有些沉重,又有些兴奋。每次回头望向父亲和村子,心中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,既是对离开家乡的留恋,也有对未来的期待。

拖拉机缓缓驶离村子,路上的景象逐渐变得陌生。根柱心里百感交集,想着父亲的叮嘱,想着家里的一切,和那片熟悉的土地。
那时候还小,父亲觉得让他去学校是浪费时间。父亲总说:“你识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,咱家是种田的命,读书能当饭吃吗?”父亲说这话的时候,语气总是带着一股笃定,就像春天过后一定会有夏天一样。

尽管父亲不让去上学,根柱却还是偷偷喜欢上了草棚学校。他常常趁着父亲不注意的时候溜到学校边上,趴在窗户外听老师讲课。他的目光总是紧紧盯着黑板,虽然听不懂全部的内容,但每次老师讲故事时,他都听得如痴如醉。

老师讲了很多根柱从未听过的事情,比如远方的城市、呼啸而过的火车、在天空中飞翔的飞机,以及那些在外面世界里奔波的人们。每次听到这些故事,根柱都忍不住幻想,自己有一天也能走出村子,去看看那些高楼、机器,甚至是火车和大城市。他的心里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,但每当想到父亲黝黑的脸庞和母亲忙碌的身影,他的幻想又不得不收敛起来。

有一次,父亲发现了根柱趴在学校窗户外偷听课。他没说什么,只是皱着眉头看了根柱一眼,然后默默叼着旱烟走开了。根柱看着父亲的背影,低下头小声嘀咕:“爹不让我听书,可俺真想知道外面的世界长啥样啊……”他心里明白,父亲不是不想让他学,而是家里实在没有余力。

每次听完故事后,根柱总是一个人坐在田埂上,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。他想,那些外面的东西,真的那么神奇吗?真的有人能靠着机器把田里的活全干了?他不敢去问父亲,也不敢把这些想法说给母亲听,只能把它们藏在心里。

那些幻想成了根柱忙碌生活中少有的安慰。虽然他知道,眼下的任务就是跟着父亲种好地,让家人吃饱,但他也隐隐觉得,这片麦田之外,一定还有更多未知的可能等待着他。

1960年代初,村子里开始刮起了一股新的风潮。县里的干部三天两头往村里跑,村里的大喇叭也时常响个不停,宣传“农业合作化”的政策。这次政
策要求村里每家每户都要将田地交出来,归集体统一管理,所有农活都由生产队统一安排,粮食也会按劳分配。干部们说得头头是道:“这叫走社会主义道路,是为咱农民谋幸福的大事!”

李大山听着这些宣传,并没有多说什么。他只是闷头干活,早出晚归地在自家田里忙碌。对于这些政策,他没有反对,也没有赞成,只是觉得日子本就已经这么难,再变也不会更坏了吧。然而,村里其他人却没有这么淡定,不少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。有人抱怨说:“好不容易才分了田,又要交出去,这咋公平?”也有人满怀期待:“听干部说合作化能多分粮,咱就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。”

一次村里开全体会议,父亲李大山特地带上根柱一起去。根柱知道父亲的意思,这会关系着全家的地,是大事,他也想让根柱见识见识。村口的大槐树下,聚满了村民。队长和几个县里的干部站在台子上,一个个神情严肃,讲得掷地有声:“农业合作化是大势所趋,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,才能让咱们过上好日子!”

根柱挤在人群里,抬头看着台上的干部。他听见他们说:“过去靠一家一户单干,收成低,粮食不够吃。现在咱集体干,地多人多,才能把产量提上去。交田是为咱集体好,谁都别想掉队!”

台下的村民们一开始低声议论,后来终于有人鼓起勇气问:“俺想知道,俺们自己种的地,以后还能不能再种?要是都归集体管,俺们还能不能养活一家人?”

干部的目光扫过人群,语气顿时硬了几分:“现在是新社会,谁家也不能单干了!只要听组织的,保证比你们单干强。要是有谁不愿意交田,那就是跟集体作对,跟咱社会主义道路过不去!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,语气带着几分威严。

台下顿时安静了下来。根柱看着人群中低头不语的大人们,又看了看站在人群前头的父亲。他发现父亲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,甚至没有任何反应,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,双手插在粗糙的衣袖里,嘴角叼着旱烟,沉默得像块石头。
<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